1. <dd id="xblwp"><pre id="xblwp"></pre></dd>

      <tbody id="xblwp"></tbody>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展示城市記憶 提升城市內涵

      光裕堂將建“名人與廣州灣”主題展館

      2023-03-03 14:38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圖 記者 劉金鳳

      光裕堂外部修復效果圖。

      2月24日,湛江晚報報道《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歷史文化街區建設 赤坎老街喊你來當“合伙人”》中提到,位于赤坎老街的光裕堂將打造“名人與廣州灣”主題展館。文章見報后,讓許多讀者對這座歷史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光裕堂是一座什么建筑?為它題字的趙少昂逃難到廣州灣,背后有什么故事?光裕堂將會以怎樣的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昨日,記者專程來到位于赤坎和平路55號的光裕堂實地采訪。

      光裕堂外部用圍欄圍蔽。

      現場:老建筑年久失修急需修繕加固

      光裕堂所在的赤坎和平路有一段保存較為完整的騎樓,騎樓是近代商住合一的建筑,底層沿街面后退,留出公共人行空間。它們與廣州灣商業相伴而生,成為赤坎老街重要的文化符號。和平路在廣州灣時期稱為“龍總督街”,有名的建筑有三有公司舊址、嶺南畫派四大名家之一的趙少昂題字的“光裕堂”、中共南路特委機關聯絡站舊址“長發莊”等。

      光裕堂是一座三層建筑,三樓頂“光裕堂”3個字雖歷經70多年風雨仍清晰可見。該建筑融合法式古典建筑的特點和雷州半島地域元素,具有鮮明的嶺南民居特色。由于建筑年代久遠,多年未曾維修,已是危樓狀態,急需修繕加固。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建筑外部用圍欄圍蔽,上面張貼著修繕方案公示。

      記者走進光裕堂內部一探究竟。

      光裕堂內部的天井。

      出于安全考慮,記者在施工隊員的帶領下、戴上安全帽進入光裕堂內部一探究竟。順著木樓梯拾級而上,發現該建筑由于多處增加木質隔斷,影響了采光通風,造成室內潮濕,白蟻滋生,木質樓梯、檁條、樓板等建筑構件多處出現坍塌、腐朽、開裂等現象。建筑中間有一天井,可以透光。

      之前有“老赤坎”稱,光裕堂的樓頂有兩條木雕龍,中間有一觀音像,還有照片為證。記者特意爬上三樓樓頂進行求證,然而并未見所謂的木雕龍和觀音像。有影友從和平路南段的一家咖啡館望出去,看到了所謂的木雕其實位于光裕堂旁邊一處民宅屋頂上。

      市外事僑務服務中心退休干部高文亮告訴記者,落實僑房政策后,發還梁潤芝名下房屋的手續由他經辦。他說,關于光裕堂原業主梁光裕是不是梁潤芝,一直是一個“謎”。梁潤芝曾用19個名字在赤坎購置了一批房屋,其中就用了“梁光?!边@個名字。梁潤芝在廣州灣開設“祥順隆”商行,主要經營百貨、藥材、棉紗、布匹、土特產等生意,在粵西同行中頗有名氣。

      光裕堂墻上的細節描畫。

      往事:國畫大師趙少昂與光裕堂、廣州灣

      趙少昂的題字,為光裕堂畫龍點睛。這位嶺南畫派的名家,為何會為光裕堂題字?“梁潤芝是南海人,趙少昂是番禺人,兩人算是老鄉,沒準還是好友。就算與同鄉無關,也有可能是梁潤芝慕名買字?!备呶牧琳f。

      趙少昂(1905~1998 ),字叔儀,原籍廣東番禺,擅花鳥、山水、走獸。他師承高奇峰,主張革新中國畫,為嶺南畫派大師。他堪稱中國花鳥畫一代宗師,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畫融匯古今,并汲取外國繪畫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注重師法造化。作品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深受人們歡迎。著名書畫家伍嘉陵為其入室弟子。他歷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中國畫系主任、廣州大學美術科教授。出版有《少昂近作集》《少昂畫集》《趙少昂畫集》,著有《實用繪畫學》。

      抗戰期間,趙少昂避難廣州灣,在赤坎設立嶺南藝苑畫科班,招收學生授藝。當年他在廣州灣開班時有兩名出色的弟子,一位是油畫家閻大鈞的父親閻云峰,一位是廉江畫家鄒少石。趙少昂曾與避難到赤坎的畫家沈華山(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定庵之父)在赤坎清涼寺和廣州灣商會聯合舉辦書畫展,為賑災義賣。近日,湛江女書法家協會會長龐春燕分享了一份趙少昂寫給赤坎清涼寺釋清和法師的信札——“赤坎一別,轉瞬已數十年矣。弟今春已虛度八十七矣,前事隱約仍縈回于腦際,留港已四十年,除漫游世界各國外,曾在美國里子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及加省大學講學,博物院展出約廿余處,近卅年來未有外出,在嶺南藝苑授課,以廣覺后學事也……”佐證了他當年與赤坎清涼寺的緣分。

      趙少昂寫給赤坎清涼寺釋清和法師的信札。

      著名畫家蕭應彬在湛江工作多年,趙少昂與之交情甚篤,有書畫題字和往來書信為證。蕭應彬的一幅山水畫中,有趙少昂的題字:“山水清音里,高人獨坐時。此心如太古,惟有白云知?!痹诤笕耸占男旁?,有一封是趙少昂寫給蕭應彬的:“應彬仁弟:三月十日手書今晨始轉到,欣悉!別來無恙!老懷彌戀,四十余載之隔,往事如夢,但仍一一縈迴于腦際。喜仁弟能繼續繪事,為藝術推進藝海之光。今春在穗展出,定受歡迎,如有影片,可寄一二,一觀為快!”可謂情真意切。

      新生:設“名人與廣州灣館”主題展館

      根據設計方案,光裕堂將按“修舊如舊、舊建新生”的原則,恢復其歷史風貌,在此基礎之上打造名人展覽文化陳列活動空間,展示城市記憶、提升城市內涵。對此,不少“老赤坎”均表示在光裕堂這座富有嶺南特色又有文化底蘊的建筑打造“名人與廣州灣館”主題展館,恰如其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特別是香港淪陷后,廣州灣成了當時中國沿海唯一可自由出入的港口,不少外地難民逃難到此,其中包括一批名人,如夏衍、陳寅恪、高士其、梅蘭芳、陳香梅、高劍父、高奇峰、關山月、楊善琛、趙少昂、許地山、馬師曾、紅線女等,還有香港粵劇界、影藝界名人黎民偉、吳楚帆、張瑛、黃曼莉、梅琦、趙樹泰、謝益之、吳回、李辰風、余慕云、張雪峰等。香港影劇界各團體在“廣州灣”上演各種劇目,宣傳抗日。這些名人燦若群星,是湛江旅游業的一個“富礦”,值得深挖。

      編輯:徐衛民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藍色牧場里的致富密碼
      • 廉江:構筑“紅色堡壘”  守護綠美紅樹林
      • 年產值300萬!雷州一家庭農場日產鮮蛋3萬枚
      • 湛江市慶“六一”文藝匯演精彩紛呈
      • 別開生面!赤坎區舉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紅樹林之城”展現生態和諧之美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
      国产美女a爱视频免费

      1. <dd id="xblwp"><pre id="xblwp"></pre></dd>

          <tbody id="xblwp"></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