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閑時散步,總喜歡去學校門前逛逛,感受校園朝氣與活力。凝視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發現“小胖墩”特別多,真為孩子們的健康擔憂。
超重、肥胖問題嚴重威脅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醫生表示,他們接診的肥胖兒童中,有的10歲就出現了高血壓,有的13歲就得了糖尿病。肥胖還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異常,比如性早熟或者發育遲緩,還會影響孩子的骨骼,出現脊柱側彎等畸形體形。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超重肥胖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障礙。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兒童青少年肥胖問題,2020年10月,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明確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2020-2030年0-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70%。
肥胖看似身體出了問題,實則是孩子的生活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問題,是長期不良生活方式的必然結果。當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兒童青少年過度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導致熱量攝入超過日常所需,促成身體發胖。其次,不少兒童青少年缺乏運動,用看電視和玩手機取代了體力鍛煉,身體代謝率降低了,自然會發生肥胖。此外,睡眠時間不足也助長肥胖發生。
如何防止肥胖,健康的家庭飲食是關鍵。父母在做飯時要保證少脂肪、少油炸、少鹽,引導孩子少吃零食、少喝飲料,多吃各種豆類、新鮮果蔬、魚肉蛋奶,全谷物食品等。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到健康飲食,營養均衡,適量適度。
要鼓勵孩子多運動,加強戶外鍛煉,通過運動增加肌肉,提高能量消耗,減少脂肪,從而控制體重。盡量給孩子選擇娛樂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如跳繩、跳舞、游泳、打乒乓球等。
對肥胖超重的孩子要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疾病防控策略,制定個性化和全方位的兒童少年健康管理計劃。對“小胖墩”,父母最好給孩子建一個健康檔案,定時監測孩子生長發育情況,做好記錄對比。如果孩子體重超過同齡標準,應及早干預和就醫。
學校在預防改善兒童青少年肥胖問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將合理膳食營養和運動知識融入中小學常規教育中。學校要給食堂配備營養健康管理人員,對飲食進行指導,不斷改善烹調方式,讓學生吃得更加營養健康。學校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給學生留出課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要讓體育課變得有趣有益有吸引力,讓學生在適度運動中釋放壓力、展現天性、擁抱健康。